新安快讯

中国新晋网红城市 合肥凭啥这么牛?

2021年08月16日 17:36    来源:合肥在线作者    作者:戴小花
核心提示:合肥走出了一条中西部城市转型发展的“合肥模式”,被网民们称为“中国新晋网红城市”, 合肥凭啥这么牛?

开栏语

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考察安徽、亲临合肥,提出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目标要求,为新时代安徽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使命在心,责任在肩。一年来,937万合肥儿女以此为强大动力,拼搏奋进、砥砺前行。

一年来,合肥市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殷殷嘱托,切实转化为科技创新的有力举措。

从8月13日起,本网将开设“牢记嘱托的实践”专栏,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16个主题推出系列报道,深入展示合肥市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指引下,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绘就合肥现代化建设新画卷破浪前行的生动实践。

哪一座城市连续三年入围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前六位?

答案是中国“合肥”。

2020年合肥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今年持续了增长的势头:2021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GDP)5203.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6%,两年平均增长6.7%……尽管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合肥市却“稳中向好”。汹涌澎湃的新动能,勾勒出合肥经济的新气象、新成效。

勇于探索科技体制创新,不断破除体制机制的“隐形樊篱”,前瞻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深藏于“科技富矿”中的生产力集中释放出来,走出了一条中西部城市转型发展的“合肥模式”,被网民们称为“中国新晋网红城市”。

这里,正在崛起“东方硅谷”

2012年7月2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开工仪式。这个集合中科院、中科大与安徽省、合肥市四方强力支持建设的创新平台,建设之初备受全球瞩目。它破解了科研成果停留在“象牙塔”的难题,打破了基础研究和产品、市场之间存在的转移、转化障碍,让产学研无缝对接,使科技成果早日转化为经济效益。先研院是以开展高技术研发与应用和高端应用人才培养为主的实体机构,它采用“协同创新”的全新合作模式,致力于打造“东方硅谷”,产生更多“中国创造”。

据了解,该院创新人才培养与研发转化一体化模式,以“国字号、国际化”为引领,突破成果转化瓶颈,聚合国际人才资源,建设量子通信等一批重大支撑项目。目前,已建设联合实验室60家,累计引进各类人才678人,累计孵化企业254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4家,已申请专利223项。2016年9月,被列为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单位。202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复先研院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方案。

中科大先研院的发展,不仅诞生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芯片”,而且通过“创新芯片”的撬动和引领,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轴线”,继而催生、带动“创新集群”。这种全新模式,不仅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科技体制创新、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还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为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起到重要示范效应。

去年以来,安徽对标世界一流,统筹推进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和安徽省“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设。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立柱架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提升了合肥乃至安徽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的地位。

这里,正在涌现一批批世界领先的原创科研成果

体制活,则发展活。合肥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海军介绍,从2004年,合肥被国家列为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开始,合肥市率先从破除科技体制机制的沉疴入手,启动了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

编制完成《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将创新型城市建设纳入地方性法规;全力推动合芜蚌试验区股权激励和分红试点,让敢于创新的研发者、管理者尝到“甜头”;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推动科技创新,强化自主创新工作考核,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最大限度赋予科研人员项目经费使用自主权;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天使基金风险容忍度提升到四成……

合肥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成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两种“智慧”激情碰撞的全新典范。

墨子传信、悟空探秘、热核聚变、铁基超导、九章计算……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竞相涌现。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合肥积极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能源、环境、大健康、人工智能等“国字号”研究平台组建运行,建成、在建、预研11个大科学装置。

这里,正在陆续诞生一项项“中国制造”

今年5月,合肥市“一带一路”科技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该联盟依托中科院十大海外科教合作中心与“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等海外平台资源,以中科院国际项目合作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合肥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助力相关单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走向国际市场。

合肥市“一带一路”科技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联盟主要为合肥企业提供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和桥梁。”联盟发起方,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合肥分院院长任以伟介绍,联盟能为相关企业提供国内外资源对接、市场信息获取、海外基地选址、海外知识产权落地等一条龙服务,目前,联盟已有175家机构与企业,依托联盟,中国电科第38研究所、安利材料科技股份等单位已在白俄罗斯、越南等国开始了产业布局。

“通过联盟的搭建,我们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合肥企业更便捷、更高质量地走出去。”任以伟介绍,预计今年9月份,还将上线“合肥市‘一带一路’信息大数据平台”,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决策等一系列支撑。

为科研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搭建高端平台,这是合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合肥以全新思路开启产、学、研三者立体互动的新模式,打造产学研无缝对接的高端创新研发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等“四大平台”。目前,新增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累计建设各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78家。

作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也是产学研无缝对接的典型例子。这里俨然成为科技资源的“大超市”和“婚介所”。在这里,各类科技资源琳琅满目、各取所需;创新要素若情投意合,则有“红娘”牵线搭桥,实现了“找成果、找仪器、找文献、找企业、找资金、找专家、找政策、找人才”一站式服务。


免责申明:

1、本页面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

2、本页面所转载的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3、本页面内容涉及到销售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售楼处为准。

分享到:

为你推荐

城投·揽萃
待定
经开区
医院 商场
伟星T10
待定
政务区
低密 客厅挑高
滨投·嘉玺
待定
包河区
运动健身 投资地产
滨投置地·珺玺中心
待定
包河区
运动健身 公园
天阜序壹號
待定
包河区
新计容
招商四季梧桐
待定
包河区
豪宅

房产头条

关于我们| 荣誉资质|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版权说明|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05 - 2025 安徽新安爱房资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518000 举报邮箱:webmaster@xafc.com

错误

下载新安买房APP

买房更简单

客服热线

400-810-1298

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