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1年04月01日 11:45 来源:合肥发布 作者:佚名“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于今天(4月1日)上午9:00正式召开!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2020年9月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正式揭牌。合肥片区总面积64.95平方公里,涵盖经开、高新、蜀山三个区块,是合肥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资源最丰富、产业基础最雄厚、生态环境最 优美的区域。合肥片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电商、节能环保、服务贸易、生命健康等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 领区。
合肥片区作为安徽自贸试验区“雁行阵列”的龙头,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以开局就是决胜、起步就要冲刺的精神状态,奋力打好“思想引 领主动战、制度创新纵深战、统筹协调整体战、协同高效联合战”,各项建设工作有序有效推进。据统计,自揭牌至今年2月底,片区新设立企业2895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526亿元;累计签约入驻项目数257个、协议引资额1112亿元;累计进出口总额328.54亿元,占全市35%。
一、深耕改革“试验田”,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揭牌以来,合肥片区坚持高位推动,片区建设实施方案144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面谋划启动;坚持先行先试,梳理优化一批制度创新事项,释放更多制度红利;坚持招大引强,落户了蔚来中国总部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影响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助力全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办结率100%、智能审批办件率100%。积极提升贸易便利化。通过海关“外发加工”监管新模式,推动联宝科技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为合肥首家“千亿企业”,实现进出口额达85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为全省体量最 大的进出口企业。“集团保税”监管模式创新帮助合力集团订单响应时间从3天缩短为0.5天,为企业有效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深入探索金融领域改革。积极推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在合肥片区设立7家自贸试验区特色支行(网点)。开展允许外商投资企业调整借用外债模式等资本项下外汇管理创新,为2家企业合计提升外债额度8400万美元。
二、争当开放“排头兵”,激发更大发展潜力。
在自贸试验区带动下,2020年全市开放型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37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全市外商直接投资35.95亿美元、同比增长6%。开放品牌叠加发力。2020年,合肥市先后获批全面深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与原有的中国(合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形成对外开放的四大“国字号”品牌。其中,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交易额13.21亿美元、同比增长45.6%。开放通道不断拓宽。2020年,合肥中欧班列发运568列、同比增长35.2%,开行线路达31条;合肥至芝加哥、河内定期国际航空货运航线执飞382班、同比增长54%,新桥国际机场成功获批设立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合肥水运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1万标箱。开放平台提质增效。2020年,合肥经开区综保区实现进出口8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0.9%,位居全国第 16位。
三、下好创新“先手棋”,催生更强内生动力
合肥片区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布局,对标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贸易规则,不断探索系统集成性改革创新。创新驱动方面。探索知识产权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首 次开展知识产权分阶段评估入股作价进行转移转化。创新“线上平台+线下专业化服务”的技术转移新模式,有效链接高校院所和企业需求。产业发展方面。探索推动多领域环保企业协同创新,构建“问诊医治”全流程一体化的“环境医院”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中国环境谷”。科技金融方面。探索建立“股权投资+政府基金+社会资本+风险投资+专项基金”五位一体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以股权代投机制、成果转化专项基金等方式,定向投资科技创新孵化项目。
下一步,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努力推动合肥片区带动江淮、辐射全省。具体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着力深化制度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围绕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探索创新。深入研究RCEP规则中260项软性约束条款,探索先行先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市场主体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为出发点,让企业从现在的“走得通”,变为“走得畅”。梳理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吃干榨尽”更大改革自主权,重点在量子信息、科技金融等方面大力探索,持续开展压力测试和改革试点,力争形成1-2个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二、着力推进任务落实
深入落实《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建设实施方案》,对143项国务院集中复制推广事项、省级拟赋权的89项承接事项,服务好、落实好、完成好。按照拟出台的《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9个专项行动计划方案》要求,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开展成效评估和指标考核,力争到安徽自贸试验区揭牌一周年之际,省总体方案中涉及合肥片区的106项试点任务落地率达60%。
三、着力强化政策支持
根据省里拟出台的政策,借鉴先发地区经验做法,谋划合肥片区支持政策;三个区块重点在缓解企业融资难、建设贸易大通道、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形成专项政策;鼓励相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制订配套支持举措,逐步形成1个省级“若干意见”、1个市级“支持政策”、3个区块“专项政策”、N个部门 “配套举措”的“1+1+3+N”政策体系,全力支持片区“双招双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四、着力做好制度保障
充分发挥合肥片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健全会议调度、督查通报、考核评估等推进机制,将各成员单位、各区块的工作目标完成和试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分层级、分领域举办自贸试验区专题培训,解放思想,变“我为自贸试验区做什么”为“我用自贸试验区来做什么”。建立完善激励和容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鼓励干部大胆试、大胆闯,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建设氛围。
1、本页面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
2、本页面所转载的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3、本页面内容涉及到销售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售楼处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