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关注

合肥未来是啥样?划重点!抢先看!

2021年01月16日 08:57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合肥未来是啥样?划重点!抢先看!

2020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合肥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十四五”期间合肥如何发展?二〇三五年合肥将成为什么样?《建议》透露出很多亮点!

亮点一: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奋力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成为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的全国示范城市,奋力迈向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建设全球科创新枢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高端创新要素密集、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国际创新交流活跃、创新成果辐射广泛。

建设区域发展新引擎,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迈上更大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的战略位势充分彰显,带动合肥都市圈成为长三角区域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

建设美丽中国新样板,八百里巢湖更加美丽动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更靓的美好图景精彩呈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成为合肥重要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建设城市治理新标杆,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智慧城市、宜居城市、韧性城市、平安城市、法治城市建设力争走在全国前列,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广泛形成。

建设美好生活新天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基本实现,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亮点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高质量发展首位度在全省加快提升,人均生产总值加快跻身长三角城市前列,综合实力加快迈入全国城市二十强并力争前移。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协同发力,前瞻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关键核心技术接续突破,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更加集聚,科技创新主要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全球创新枢纽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稳步增强,建成5个左右国家级产业集群,“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打造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智移云”产业集群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取得更大突破,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数字应用安全高效,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长三角一体化全面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和弦共振,营商环境力争全国一流,创新生态更加优良,市场主体更有活力,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全面增强,城市消费能级大幅提升,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

——打造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巢湖成为合肥“最好名片”,骆岗生态公园成为城市建设新标杆,“大湖风光、江淮风韵、创新风尚”的城市特色更加彰显,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现代都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教育强市、文化强市、体育强市、健康合肥、平安合肥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会公平正义持续彰显,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城市治理智慧高效,安全发展保障有力。

亮点三:加快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

坚持全域创新理念,依托“一心一谷三区”,创建国家级科学城。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依托国家实验室,聚焦量子通信、计算、测量三大领域,加快建设量子信息创新成果策源地和量子产业集聚地。

打造“科大硅谷”,依托中国科大等在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海内外校友科创基地。

打造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创新策源强劲、成果转化高效、生活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科学新城。

打造国际科学交流和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区,依托滨湖国际科学交流中心等,创设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品牌活动和高端权威论坛。

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依托安徽创新馆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加快培育形成千亿级科技大市场。

亮点四: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立足产业优势,实施“2833”工程,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家电和智能家居、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绿色食品、创意文化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3个千亿级龙头企业,培育300个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冠军”企业。培育布局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精准医疗、超导技术、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亮点五: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构建“中心引领、两翼齐飞、多极支撑、岭湖辉映、六带协同”空间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

中心城区引领:高品质建设中心城区,构建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提高发展活力、塑造生态引力、增强辐射能力。

高起点规划建设骆岗生态公园,充分体现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新方式,打造人民共享、引领未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会客厅”。

滨湖片区要突出商务会展、现代金融、科创服务、旅游休闲等功能,打造展现大湖风光的国际化新城区。老城区要加快更新改造,传承城市记忆,加速业态升级,打造多元融合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天鹅湖片区要提升国际化品质,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促进新兴业态集聚,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文化商务区。

东部新中心要聚焦工业遗产保护开发、生态环境修复、新型业态培育,打造充满活力的老工业基地转型示范区。

推动肥东、肥西、长丰与市区一体化发展,谋划推进县改区。

东西两翼齐飞:做强以高新区、经开区为引擎,以新桥科创示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西部运河新城、肥西产城融合示范区、合庐产业新城等为支点的西部增长翼;

做大以新站高新区、东部新中心为引擎,以下塘产业新城、肥东产业新区、合巢产业新城等为支点的东部发展翼,促进区域更加协调发展。

多极发展支撑:按照中等城市标准,提升巢湖城区、长丰县城、庐江县城等承载能力,打造市域三大副中心。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打造一批特色城镇。

岭湖相互辉映:以巢湖为核心、江淮分水岭为屏障,构建蓝绿交织、山水交融的全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格局。

六带协同共进:沿主要交通廊道,提速建设合六、合淮蚌、合滁、合芜马、合安、合铜六大发展带。

此外,还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三线一单”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构建“南湖北岭、多片多廊”的市域生态系统格局。


图片


图片


亮点六:壮大县域经济

健全促进支持县域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围绕争创“千亿县”目标,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五县(市)经济增速力争高于全市、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行动、小城镇基础设施及环境提升行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升级。

统筹市县产业布局,引导县域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发展,实施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强县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实现协同创新平台县域全覆盖。

亮点七:把巢湖打造成合肥“最好名片”

实施巢湖治理三大工程,加快建设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美丽巢湖。

实施巢湖碧水工程,构建全流域、全过程水污染防治体系,实现全湖水质稳定Ⅳ类并力争更好。整治“点源”污染,加强环巢湖重点污染源治理,补齐提标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完成农村改水改厕,推进城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整治“线源”污染,推进环巢湖小流域综合治理,巩固提升南淝河等重点河流治理成果,加强清水河流保护,推广全流域生态补偿,实现国考断面及干支流全面达标。整治“面源”污染,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畜禽养殖无害化,实现环湖1公里内化肥农药“零使用”,高标准建设环湖湿地、林带,修复环湖矿山。整治“内源”污染,精准开展湖盆勘测,加强蓝藻防控体系建设,削减湖体污染存量。

实施巢湖安澜工程,完善流域气象水文监测网络,提高流域总体防洪标准,推进巢湖大堤及重要圩口强基固坝,规划建设环湖行蓄洪区,建设安全可靠的泄洪通道和强大灵活的闸站枢纽。构建巢湖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

实施巢湖富民工程,全面实施巢湖禁捕退捕,打造环湖绿色有机农业带,培育高附加值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加快休闲农业、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实现环境美、文化热、旅游火、百姓富。

亮点八:全面增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落实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实施“1155”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末,建成及在建铁路1000公里、高速公路1000公里、城区快速路500公里、轨道交通500公里。

大力推进沿江高铁合宁、合武段和合新、合肥—安康高铁等项目建设,建成“站城一体”的新合肥西站,推动肥东高铁站改造升级为合肥东站,基本形成“时钟型”高速铁路网。

加强国省干线建设,加快明巢高速、德上高速合枞段、岳武高速东延无岳段等项目建设,形成“两环十三射多联”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全市所有乡镇15分钟上高速。

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动合肥1小时通达省内其他设区市、2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和邻省省会、3小时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亮点九:打造“学在合肥”教育品牌

高质量普及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教育,提升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实施普通高中倍增计划。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广区域教育结对帮扶、集团化办学等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名校在肥办学,构建与人口规模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供给体系,打造“学在合肥”品牌,让孩子们从“好上学”到“上好学”。

亮点十: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工程

深化与国内外高水平医院合作,培引一批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医学领军人才,打造一批全省领先、全国有名的特色医技科室,建设群众信任的优质品牌医院。


免责申明:

1、本页面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

2、本页面所转载的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3、本页面内容涉及到销售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售楼处为准。

分享到:

为你推荐

城投·雲熙荟
待定
瑶海区
公园 智慧健康社区
城投·揽萃
待定
经开区
医院 商场
伟星T10
待定
政务区
低密 客厅挑高
滨投·嘉玺
待定
包河区
运动健身 投资地产
滨投置地·珺玺中心
待定
包河区
运动健身 公园
天阜序壹號
待定
包河区
新计容

房产头条

关于我们| 荣誉资质|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版权说明|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05 - 2025 安徽新安爱房资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518000 举报邮箱:webmaster@xafc.com

错误

下载新安买房APP

买房更简单

客服热线

400-810-1298

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