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某盘自查违规!银保监会重锤违规炒房!炒房真的会坐牢?
2021年08月10日 09:26 来源:新安房产网 作者:新安房产网敲响警钟!“炒房”真的会坐牢?
还想着炒房赚钱?从现在开始,炒房客要小心有牢狱之灾!
这绝 对不是耸人听闻。
刚刚,轰动全国“深房理”事件迎来新进展,警方依法逮捕2人,刑事拘留3人。
01、已有5人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悉,经初步查实,“深房理”涉嫌房产众 筹和代持、违规套取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虚假广告宣传、隐瞒收入偷逃税款、伪造国家机关公文、非法集资等多项违法违规问题。
对于“深房理”案件中涉嫌犯罪的相关人员,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逮捕2人,刑事拘留3人。
不仅如此,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介绍,“深房理”在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发布虚假广告、虚构买房案例,以不实宣传吸引会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严重违背中央“房住不炒”精神 ,且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该局依法对其处以200万元罚款的顶格处罚,目前该项行政处罚已执行完毕。
02、44名中介违规炒房纳入“黑名单”
此外,部分中介涉嫌为“深房理”违法炒房提供便利。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介绍,现已查明,“深房理”案件中有119人参与房产代持或众 筹,按照规定,对上述人员3年内停止其在深圳市购买商品住房、租购公共住房及公积金贷款的资格。
同时,“深房理”会员中有44人为深圳市持牌房地产中介人员,已被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纳入“黑名单”。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所谓的“深房理”,指的是深圳的某一个组织,其在微博拥有同名账号,认证为“房产专家”,以“V+会员”等方式吸纳会员。
在今年4月初,被微博网友公开举报,“深房理”会员有用经营贷买房、控盘哄抬房价、借名代持、制造虚假流水等违规操作。
在举报内容发酵以后,七部门联合调查,如今,备受关注的“深房理”案件调查处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通过“深房理”事件,可以看到,合伙买房、他人代持等行为也面临着较大的法律风险。
中 国 证 券报分析人士称:成立专门的机构教唆炒房在全国范围内都属罕见,此次调查结果警示意义重大,官方严厉打击违规炒房行为,情节严重的甚至要负刑事责任,违规炒房已成“高压线”,一旦触碰将付出惨重代价。
1461张罚单!银保监会重锤违规“炒房”
除了“深房理”事件处理结果出来了,还有一件大事值得关注。
那就是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广东银保监局近日开出12张罚单,罚款金额上千万。
近日,从广东银保监局官网了解到,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共4家银行12家分支机构及10名相关责任人被罚,罚款金额合计1090万元,案由均为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另据7月22日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广东银保监局辖区银行业监管与改革发展情况》显示,广东银保监局将坚定不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并全面落实“房住不炒”政策要求。
据悉,上述12张罚单中主要针对广州地区的银行分支机构。其中,中国工商银行相关分支机构共领到9张罚单,涉及包括工行天平架支行、云山支行、番禺支行、同福中路支行、荔湾支行、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分行、广州环城支行、广州分行以及广州东城支行等9家分支机构,累计罚没资金535万元,成为为受罚机构及罚没资金最多的银行。
很难想象,这12家分行背后有多少个违规的买家,又有多少人即将面临被抽贷的命运。
今年6月1日,银保监会召开“近期监管重点工作新闻通报”发布会并表示,对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采取措施,保持监管的高压态势。相关措施包括联合印发《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通过加强借款人资质核查、加强信贷需求审核、加强中介机构管理等,严防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
据悉,目前广东、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已先后发布了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市的初步排查结果。
据报道,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共收到银保监开出的1461张罚单,共计罚款4.13亿元。
其中,单笔最 大罚单由中信银行领到,被罚2020万元;而农业银行收到的罚单数量最多,合计95张;陕西银保监局以131张罚单,成为上半年处罚最勤的监管机构。
除了“罚得多、罚得重、罚得勤”之外,“罚得新、罚得细”也是今年上半年银行业监管的两大关键词。
在内控管理不审慎、信贷违规、涉房类贷款违规等处罚重点的基础上,数据安全与信息系统建设、用户信息安全等也成为上半年监管的新动向。
此外,银保监系统对机构处罚和个人处罚并重,不仅个人罚单数高达719张,更有50人被终身禁入银行业。
建议大家不要再对此抱侥幸心理,“房住不炒”方为正道。
围堵投机“炒房”!北京、杭州、成都3地同日调控加码
进入八月,楼市调控再加码!一天之内,杭州、北京、成都3座大城市也突然再次为楼市打上补丁。
2021年楼市调控很常见,并不稀罕,但是同一天,3座在房地产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城市同时发布调控升级加码的政策还是比较罕见的,而且均指向一类投机炒房行为。
01、北京:离婚3年内不得买房!北京调控再“打补丁”
8月5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商品住房限购政策的公告》,明确夫妻离异的,若原家庭在离异前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自离异之日起3年内,任何一方均不得在本市购房。新规自8月5日起执行。
简单来说,通过“离婚”来让夫妻中任何一方获得购房资格的方式,在8月5日起正式宣告失效了。
02、杭州限购升级!非本市户籍购房需4年社保
杭州也发布新政,规定本市户籍需2年社保、非本市户籍需4年社保方可获得购房证明。
这就意味着一大批人群暂时失去了购房资格。根据测算,此举将减少30%左右的“房票”,有利于平抑市场热度。
03、成都完善购房政策!涉购房资格顺位等
同日,成都也出台《关于加强赠与管理和优化购房资格复核顺位相关事宜的通知》,严格认定赠与住房行为的限购标准,进一步优化购房资格复核顺位。
比如,赠与的住房计入受赠人家庭住房总套数审核购房资格。也就是说,通过赠予房产的方式来规避限购的漏洞被堵住了。
1、本页面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
2、本页面所转载的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3、本页面内容涉及到销售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售楼处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