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最大公共图书馆即将封顶,现代化多元文化空间初具规模!
2021年01月27日 16:53 来源:新安房产网 作者:夏天一、合肥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即将封顶
近日,据建设部门获悉,合肥市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合肥市中心图书馆主楼即将封顶,天鹅湖畔一个现代化多元文化空间初具规模。
据项目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已完成附楼主体结构封顶,主楼主体结构工程也达到95%左右。正进行主楼、地库等相关项目建设。为了推动项目和合肥轨道交通更好地实现对接,同步还在协调推进轨道施工场地移交。
合肥市中心图书馆
项目位于政务文化新区翡翠路与祁门路交口天鹅湖西南角,占地56亩,分A区、B区、C区建设,总建筑面积65790㎡,地上42972㎡,地下22818㎡。
分为阅读文化空间、智慧书库、童话半岛、展示中心、文化驿站、文创走廊等六大功能板块56个多元文化文化空间。
项目总投资约8.02亿元,于2019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22年6月竣工。
A区主楼11层34356㎡,为图书馆主馆。
B区附楼5层8616㎡,为城市展示中心。
C区为地上广场约3万㎡(包括项目红线外景观),为城市文化驿站。围绕亲水平台和周边自然景观,融入阅读、非遗、文创、书店、轻食、艺术、休闲、体验空间,营造一个自然与人文和谐相生的城市文化休闲驿站。
二、目标打造多元文化空间
合肥市中心图书馆建筑总体布局结合基地城市环境,建筑体量及建筑尺度力求与城市整体环境协调。
立足“面向都市、走进时代、融入世界”主题,坚持人本、文化、智慧、绿色的建设理念,集智慧空间、智慧技术、智慧仓储、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家具于一体,形成以阅读为主导功能的有温度的多元文化空间。
作为合肥市重点公益性项目,今年市重点局将加快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项目建成后,藏书总容量450万册,其中智慧书库350万册、开架书库100万册,年接待约400万人次,将成为合肥最大的公共图书馆。
三、天鹅湖成“网红”,登央视引全国关注
合肥市中心图书馆这座集高科技、数字化、多功能于一体的合肥文化地标,会大大提升全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将成为天鹅湖片区的文化明星。
2019年,合肥的天鹅湖实实在在“火”了一把,央视8分钟直播合肥百栋高楼联动灯光秀祝福新中国。
2020年疫情爆发后,天鹅湖群楼为武汉及中国加油!
天鹅湖灯光演艺以多元共融、合肥之心宾礼四海、安徽之门为设计定位提升城市夜景环境质量,丰富市民夜间活动内容,展现合肥未来发展。
推荐阅读:
四、天鹅湖景区改造竣工,向市民开放
天鹅湖中心是合肥“一区四级”中心体系结构规划中重要的一级城市主中心。
2020年9月,据蜀山区园林管理中心消息,天鹅湖景区(含体育公园)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已竣工,全面向市民开放。
该提升改造项目北起天鹅湖路,与市民广场相接,南至祁门路,紧邻安徽省广电中心;西临翡翠路,与匡河水脉相连;东至潜山路。
本次提升改造主要从现状植物梳理、优化植物配置、重塑地形、改善排水、修缮道路、拓展休闲空间、完善服务设施等七个方面着手,进行提升改造。其中优化植物配置、修缮道路、拓展休闲空间、改善排水是本次提升的重点。
为了实现园区的可达性和贯通性,园区内部新增了7条健康跑道,分别是为1公里、2公里、3公里、4公里、5公里、6公里、7公里,居民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慢跑路线。
同时,考虑到天鹅湖公园的高人气,为给市民提供更多停留驻足的空间,对原有小岛空间新增木平台和卵石铺装,对沙滩人流量集中区域,木栈道进行了拓宽,新增林听小楼,清风亭、望湖台等观景点,供市民休闲观景。
除此之外,全新的标识系统也会让市民耳目一新,本次共安装标识标牌218块,更换垃圾桶70个、座椅91个,完善的标识系统和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公园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1、本页面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
2、本页面所转载的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3、本页面内容涉及到销售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售楼处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