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关注

方案发布!到2022年,G60科创走廊建设将初显成效

2021年04月09日 15:11    来源:新安房产网    作者:夏天
核心提示:方案发布!到2022年,G60科创走廊建设将初显成效!苏、皖联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发布!

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发布

近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包括G60国家高速公路和沪苏湖、商合杭高速铁路沿线的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金华市,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宣城市9个市(区),总面积7.62万平方公里。

640.webp (1)

以上海为龙头,G60科创走廊上不同成员有不同定位:

上海: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

杭州:互联网,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

合肥: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新能源,集成电路,智能家用电器;

苏州:互联网,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集成电路。

《方案》称,到2022年,科创走廊建设初显成效。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一体化布局达到较高水平,区域政策制度协同实施机制基本建立,一批改革创新举措集中落地,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掌握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显著增加。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年均新增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年均新增3000家左右,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届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每年不少于20万人。

《方案》建设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区域政策制度制定实施高效协同,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高端人才加快集聚,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在国内外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成为我国重要创新策源地。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

二、谋划建设合肥-芜湖磁悬浮通道试验工程

日前,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安徽省将加强自主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推动自动驾驶等智慧交通产业发展。配合做好G60科创走廊合肥——芜湖磁悬浮通道试验工程谋划建设工作。

此外,安徽省还将推进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加快推进合肥、阜阳、安庆、池州机场改扩建工作,推进芜宣机场通航运营,推进亳州、蚌埠等新建机场建设工作;加快推进砀山、界首、泗县、白龙等通用机场建设。

三、苏、皖联合发布《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通勤能力,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互联互通、运行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共同打造“畅达都市圈”。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要求,通过强化交通网络和枢纽建设,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共建便捷通达公路网络,共建江河海联动航运中心,协同打造现代化机场群,提升运输服务与信息化水平,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01“1小时都市圈”

2025年,南京与“圈”中各市实现1小时通达

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都市圈规划范围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市全域和常州市的金坛区、溧阳市,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

《规划》明确,要把南京都市圈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配置中心,依托南京空港、海港、高铁港枢纽地位,联动芜湖、镇江、淮安、扬州等都市圈枢纽资源,加快完善连通全球的海陆联运、航空运输和信息通信网络,打造长三角向内辐射中西部、向外连接全世界的枢纽型都市圈。

到2025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城际“断头路”全面消除,省际航道更加畅通,都市圈轨道交通基本成网,南京与各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

02网络与枢纽

南京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芜湖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在强化交通网络和枢纽建设方面,两省将加强铁路、公路、航道统筹规划建设,形成以南京为中心,以沿江、沪宁-宁合、宁蚌-宁杭、宁淮-宁宣等通道为射线的综合交通网络;依托淮扬镇宣、合蚌淮盐、合芜宣杭等通道,形成都市圈外环。

培育空港和高铁枢纽功能,提升沿江港口联动下游、辐射带动中上游能力,加快打造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统筹提高海港、空港、高铁枢纽地位和客货运功能,进一步推动“三港联动”。

推进芜湖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镇江、扬州、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水平和协同服务能力。

推荐阅读:

东部新中心年度估算投资73.07亿,续建、新建项目53项!


03轨道交通

两省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推进北沿江、合新等铁路。

两省将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打造互联互通、便捷通勤的轨道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南沿江、宁句等项目建设,推进沿江高铁合肥至南京至上海段、合肥至新沂段、南京至淮安、南京至宣城、南京经仪征至扬州、镇江市域句容至茅山线、扬镇宁马城际镇江至马鞍山段等项目建设。

推动中心城市市域(郊)铁路向周边城市(镇)延伸和客运服务公交化;支持南京、芜湖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加快建设南京北站综合客运枢纽,统筹研究仙林综合客运枢纽能力提升,推动轨道交通引入机场,加快建设一批区际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推进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

04高速和过江通道

根据《规划》,苏皖两省将共建便捷通达公路网络。优化都市圈对外公路通道,完善省际高速公路网络,加快推进京沪、合芜宣、宁合(南京段)、宁芜等高速扩容改造,规划建设宁盐、沪蓉高速复线(安徽段)、沪陕高速复线(安徽段)等高速公路。

优化都市圈内路网结构,加快镇江五峰山大桥南北接线、南京-滁州、盱眙-明光、金湖-宝应等高速公路建设和312国道、328国道、205国道等改扩建。推进天长-潜山、仪征-禄口机场、仪征-天长等高速规划建设和连接成环,构建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

完善过江通道布局,5个沿江城市都有新的过江通道在建或正在推进中。《规划》明确,加快推进芜湖城南、南京和燕路等在建通道建设,积极推进芜湖龙窝湖过江隧道、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南京锦文路过江通道、宁仪城际过江通道等规划建设,推进芜湖华电大道过江通道、马鞍山龙山路过江通道、润扬第二过江通道等研究和论证。加快实施“断头路”贯通工程,改造扩容“瓶颈路”。

05江河海联运

两省共建江河海联动航运中心。围绕打造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将加快建设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打造淮安淮河水运中心和滁州、宣城内河港口集散中心。

开展水阳江航道规划衔接和前期工作,打造以长江航道为主体、以芜申线、秦淮河航道、驷马山干渠、合裕线等高等级内河航道为骨干、以其他航道为补充的通江达海内河干线航道网络。

积极推进南京港与中上游港口城市间外贸中转业务,加强城市间口岸合作,推进近洋航线发展,提升口岸中转服务水平。

06现代化机场群

提升禄口机场全球联结能力,建设都市圈城市候机楼。

在协同打造现代化机场群方面,两省将优化空港布局和功能协调,形成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枢纽,扬州泰州、淮安涟水、芜湖宣州等周边机场为辅助的机场体系;

加快提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客货运功能,实施扬州泰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开展滁州机场前期工作,提升芜湖宣州、淮安航空货运功能,统筹建设一批功能协调、兼容互补的通用机场;

强化南京禄口机场国际客货运全球联结、洲际直达能力,加快都市圈城市候机楼规划建设和功能提升,推进溧水空港大通关基地建设。

07信息化互联互通

联网售票一网通和交通一卡通。两省还将联手提升运输服务与信息化水平。打造一体化公路客运网络,推动城市(镇)开行城际公交,全面推行联网售票一网通和交通一卡通;

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推广车辆安装使用ETC通行高速公路,探索对高频次通行车辆实施高速公路收费优惠政策;全面取缔跨行政区道路非法设置限高、限宽等路障设施;

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大力发展铁水、公铁、空铁、江河海联运和“一单制”联运服务。

免责申明:

1、本页面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

2、本页面所转载的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3、本页面内容涉及到销售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售楼处为准。

分享到:

为你推荐

城投·雲熙荟
待定
瑶海区
公园 智慧健康社区
城投·揽萃
待定
经开区
医院 商场
伟星T10
待定
政务区
低密 客厅挑高
滨投·嘉玺
待定
包河区
运动健身 投资地产
滨投置地·珺玺中心
待定
包河区
运动健身 公园
天阜序壹號
待定
包河区
新计容

房产头条

关于我们| 荣誉资质|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版权说明|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05 - 2025 安徽新安爱房资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518000 举报邮箱:webmaster@xafc.com

错误

下载新安买房APP

买房更简单

客服热线

400-810-1298

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