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关注

国家批复同意的第一个都市圈发展规划来了!涉及安徽四市

2021年04月16日 14:49    来源:新安房产网    作者:夏天
核心提示:国家批复同意的第一个都市圈发展规划来了!涉及安徽四市,安徽将这样做!

一、南京都市圈规划发布,细节披露

4月16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规划全文。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3月22日江苏和安徽两省政府正式印发,成为国家层面批复同意的第一个都市圈发展规划,标志着南京都市圈建设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640.webp (2)

都市圈范围:

南京都市圈不仅仅是“南京的都市圈”,而是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一座跨省协作的“一体化都市圈”。

它包括了: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和句容市,扬州市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和仪征市,淮安市盱眙县,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马鞍山市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和县和当涂县,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和天长市,宣城市宣州区,面积2.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00万;规划范围拓展到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坛区和溧阳市。

空间格局:一极两区四带多组团

“一极”为都市圈龙头,即南京市,强化辐射服务和引领带动功能。

“两区”为宁镇扬和宁马滁两个同城化片区,加快同城共建和先行示范。

“四带”分别为向上海方向的沪宁合创新服务中枢发展带,密切对接上海、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沿江方向的绿色智造发展带,推进资源整合和绿色转型,增强对皖江城市带乃至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辐射带动;南北方向的宁淮宣和宁杭滁两条生态经济发展带,畅通南北区域大通道,联动开展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多组团”为都市圈内的县城和重点镇,加强与周边中心城市的统筹规划、功能配套和共同发展。

战略定位:“一高地一中心一区一圈”

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

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配置中心

全国同城化发展样板区

高品质宜居生活圈

两个阶段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是瞄准全国,到2025年,都市圈同城化建设水平全国领先,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人均GDP超过15万元。

第二阶段是瞄准世界,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共有8大方面

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是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构建内外畅通立体交通网,建设“畅达都市圈”、“智慧都市圈”;

科技创新方面,重点是共建研究—研发—应用创新链和产业创新中心,联合打造创新都市圈和科创共同体;

产业协作方面,重点是支持发展地标性产业,积极引导产业错位布局、分工协作和特色化发展,共建现代产业体系;

开放合作方面,重点是全方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共建一批高水平开放平台和营商环境高地,合力打造“开放都市圈”;

统一市场方面,重点是全面清除行政分割、市场壁垒和行业垄断,统一市场准入标准,加快建设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技术市场和金融资本市场。

公共服务方面,重点是推动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就业社保和区域治理一体化发展,加快优质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整体提升,共同打造幸福都市圈;

生态环保方面,重点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打造绿色都市圈;

城乡融合方面,重点是推动城乡要素跨区域合理配置,协同建设现代城市和特色田园乡村,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二、安徽将做什么?

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断头路”贯通工程,改造扩容“瓶颈路”。

推动沿江高铁合肥—南京—上海段开工建设,加快宁滁城际、宁马城际、来六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建成通航芜湖宣州机场。

进一步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通勤能力,共同打造畅达都市圈。

促进产业分工协作:

发挥南京都市圈资源禀赋,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智能家电等领域,强化“双招双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

推动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共建园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省际毗邻区一体化发展:

共同编制完成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国土空间布局方案和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全面加快新型功能区建设。

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成功经验,深化管理体制研究,探索成本共担、利益共享路径。

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鼓励与南京等地的高水平医院合作办院、组建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加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建设,开通跨省公交线路。

推动优质公共服务一体化、连锁化供给。

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共同加强生态保护,协同推动环境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

推广滁河跨省水质生态补偿经验,落实石臼湖等跨界山体湖泊的协同治理,推进安徽来安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切实提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绿色都市圈。

推荐阅读:

S1号线有望部分范围率先开建?


三、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公布

南京都市圈可以说是长三角地区加密联系、合作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近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建设方案也已发布。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包括G60国家高速公路和沪苏湖、商合杭高速铁路沿线的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金华市,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宣城市9个市(区),总面积7.62万平方公里。

以上海为龙头,G60科创走廊上不同成员有不同定位:

上海: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

杭州:互联网,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

合肥: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新能源,集成电路,智能家用电器;

苏州:互联网,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集成电路。

《方案》称,到2022年,科创走廊建设初显成效。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一体化布局达到较高水平,区域政策制度协同实施机制基本建立,一批改革创新举措集中落地,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掌握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显著增加。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年均新增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年均新增3000家左右,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届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每年不少于20万人。

《方案》建设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区域政策制度制定实施高效协同,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高端人才加快集聚,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在国内外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成为我国重要创新策源地。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

免责申明:

1、本页面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

2、本页面所转载的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3、本页面内容涉及到销售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售楼处为准。

分享到:

为你推荐

城投·雲熙荟
待定
瑶海区
公园 智慧健康社区
城投·揽萃
待定
经开区
医院 商场
伟星T10
待定
政务区
低密 客厅挑高
滨投·嘉玺
待定
包河区
运动健身 投资地产
滨投置地·珺玺中心
待定
包河区
运动健身 公园
天阜序壹號
待定
包河区
新计容

房产头条

关于我们| 荣誉资质|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版权说明|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05 - 2025 安徽新安爱房资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518000 举报邮箱:webmaster@xafc.com

错误

下载新安买房APP

买房更简单

客服热线

400-810-1298

我的关注